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工作研究
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 理论研究
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2014年03月20日

 

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牡丹江市关工委  杜良凤

 

党的十八大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与战略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前不久,中央办公厅又发出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面阐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方法途径,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铸塑国魂民魂的宏伟工程进一步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给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了在青少年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的认知命题和实践命题。

如何在青少年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在学习和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是主体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实践活动,将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内化为思想品德意识,并在内部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将其外化为思想品德行为,反复实践,从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少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少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青少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青少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只有根据青少年的思想行为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保证把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晓之以理,提高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赖于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青少年有了较系统的认知之后,就会形成相关的观点,进而内化于信念,外化于言行。

因此,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解决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问题。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赋予关工委和广大老同志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做好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这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当代青少年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思想比较开放,自主自信,独立意识强,这些都是他们将来担负祖国建设和民族振兴重任,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有利于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壮大,在多元中树立主导,在多样中谋求共识,才能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教育之功,贵在引导”。要解决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问题,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教育引导。根据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的特点,牡丹江市关工委印发了《在全市各级关工组织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编写、印发了10多万字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参考资料》23份。组织408名“十大员”深入到1,482个学校、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0多万名青少年受到教育。同时,我们还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了“思想道德引领”六项行动。一是,践行“我们的幸福公约”。在全市青少年中大力宣传和普及《牡丹江市民幸福公约》,建设“幸福文化”,创办“幸福讲堂”,广泛开展创建幸福社区、幸福学校、幸福企业、幸福村镇和幸福家庭活动,引导全市青少年为共同创建幸福美好生活作贡献。二是,学习“我们的榜样”。培养和宣传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牡丹江市民幸福公约》,争当“六讲六做”好青年、“五小”好少年、读书状元、道德楷模等典型群体,用“我们的榜样”感动人、鼓舞人、教育人,把青少年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自觉实践学习“我们的榜样”活动,进一步弘扬了民族精神,发扬了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的高尚品德,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打好立身做人的坚实基础。三是,诵读“我们的经典”。结合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牡丹江市关工委向全市青少年推荐32本(套)经典著作,为全市青少年创建一批经典学习阵地,通过学习辅导、征文活动和演讲大赛等各种形式,把全市有393,792名青少年吸引到诵读“我们的经典”活动中来,在青少年中营造关注经典、热爱经典、感悟经典的浓厚氛围,兴起了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潮。四是,欢庆“我们的节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春节·同福”、“清明·感恩”、“端午·爱国”、“中秋·和谐”、“重阳·孝亲”等为主题,不断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形式和载体,不断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思想文化内涵,同时,组织青少年在3月5日和“七一”、“八一”、“十一”等节庆日、纪念日,开展学雷锋、颂党恩、热爱祖国等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爱国、爱党、跟党走的思想观念。五是,奉献“我们的爱心”。整合各方力量,募集志愿者爱心帮扶资金1,265万多元,资助了4,216名贫困学生、留守儿童、特殊群体青少年;广泛开展帮扶贫困学生、留守儿童、特殊群体青少年等关爱他人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全市有8,976名“五老”、13,936名青年党员、26,782名共青团员、56,792名青年,与37,162名特殊群体的青少年开展“手拉手、一帮一、多帮一”活动,为这些特殊群体的青少年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服务,让他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馨和谐;倡导文明、维护秩序、促进和谐等关爱社会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等关爱自然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全市18,632个青少年志愿者小组,活跃在社区、村屯、学校,以及各种公共场所,开展志愿者帮扶活动。“五老”、各中小学校认领了绿化、爱鸟、环保等各种基地5,682个,进一步完善常态化志愿活动机制,建设爱心牡丹江。六是,坚守“我们的诚信”。深入开展学习诚信、为人诚信、交友诚信,引导广大青少年做诚信风尚的实践者、引领者。全市评选出38,929个“诚信企业”、6,982个青年“诚信工商户”。通过这些“诚信企业”、“诚信工商户”,带动形成守信践诺的良好社会风尚。

通过这些主题教育活动,运用满足青少年不同需求的内容,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参与互动的方法,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爱国意识。

    二、动之以情,培养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

    青少年的道德观往往带有情感色彩。青少年的情感体验比较强烈,自尊好胜,自控能力较弱,道德认知不够深刻、稳定,道德判断、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常常容易受情绪、情感左右。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借助于情感因素,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稳固的信念。价值观念一经形成,就会促使青少年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情感因素融会、贯通于教育之中,以情感人,以情服人。这就好比治水,先得疏通河道,理清水文,才能融汇百川,成就江河之势。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情培养青少年的荣辱情感、责任情感。从心理层次上来说,就是培养青少年的“仁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羞耻心”。仁爱心就是要有一颗爱人之心,爱人之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责任心就是对国家、社会、家庭承担一份责任。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基础。同情心即当别人遇到困难,受到挫折,遭遇不幸时,自己能够主动去安慰他、帮助他的心情。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心理和思想基础。羞耻心就是当自己的思想、行为发生了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时,心里有一种不安、内疚,这对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很重要。针对“四心”的培养,牡丹江市关工委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了“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和“我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放飞梦想”等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通过举办书画、摄影展览,开展主题班会、队会、团会和征文、演讲大赛,以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青少年中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奋发有力的拼搏精神,展示青少年的艺术风采,提高青少年的自信心。开展学雷锋标兵、道德楷模、“六讲六做”好青年、“五小”好少年、读书状元、青年致富能手评选活动,用这些典型的先进事迹,教育、感染身边人、同龄人。开展“中华美德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和感恩月教育活动,围绕感恩党的造福情、感恩父母养育情、感恩老师教育情、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中国火炬 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网 关爱下一代
东安区关工委 西安区关工委 爱民区关工委 阳明区关工委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地址:牡丹江市江滨大街49-1号 电话:0453-6420689 传真:0453-6420689 网址:www.mdjgx.cn
Copyright © 2023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艺通网络·行业权威品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