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综述
记者 陶华
初夏的牡丹江,芳菲尽染、风过留香,满目新绿、向阳生长。在这片万物并秀、生机盎然的广袤黑土地上,一代又一代关工人演绎了“桑榆生辉担使命,托起朝阳育新人”的炫彩华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是牡丹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3周年。33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牢牢把握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作为,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与时俱进谋求发展
三十三载春华秋实,三十三载关爱如歌。
在砥砺奋进的岁月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全市各级关工委牢记使命与担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党中央的部署和时代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当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守护者为己任,积极创新,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形成了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关工组织尽职尽责、广大“五老”发光发热、社会各界通力协作的良好局面。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市委不断加强关工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充实领导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基础建设、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努力建设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关工队伍。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省委新修订了《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细则》后,在市委组织部大力支持下,市关工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四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全市关工组织建设和完善工作保障机制的几点意见》,为全市关工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机制保障,使中央《意见》和省《细则》精神在我市落地落实落靠。
在关工组织建设上,我市重点调整充实了县级关工委领导力量,议事协调机构职能进一步落实,基层组织得到拓展和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关工委组织1269个,其中,乡镇和街道86个、行政村和社区931个,中小学校252个;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志愿者近万人,去年全年有240名“五老”荣退、新进“五老”255名,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市的关工委组织网络体系,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牢固的组织基础。
打铁还需自身硬。按照市委“党组织建设到哪里,关工委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全市关工组织普遍建立健全了“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并通过开展基层“五好”关工委的创建活动,形成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强大合力。如今,全市各县(市)区关工委主任均由同级党委分管领导兼任,10个县(市)区和市教育局都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体系,并确定了具体分值,相关经费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使工作保障机制得以进一步完善。同时,全市各级关工组织还建立了“四位一体”工作机制,配齐配强力量,带动各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奋力谱写新时代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牡丹江篇章。
深化“五老”关爱行动,初心不改勇担使命
在牡丹江这片蒸腾着爱的热土,有长者,愿作一滴雨,滋润青少年心田;有名师,愿做一张犁,耕耘着培育青少年的田野……他们就是可爱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虽两鬓如霜、满头华发,但赤子之心、舐犊之情依旧滚烫。他们是青少年爱党爱国、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守护人”,始终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老有所为、发光发热,用满腔赤诚和不变初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新苗”。
这其中,有坚持22年爱国主义义务宣传的李易智,自费打造红色文化宣传车,行程一万多公里,足迹遍布市区机关、社区、工厂、部队、大中小学校及公园广场,记录宣传日记30万字,观众留言写满整整8个日记本,把理想信念的火种代代相传;有致力于东北老航校研究、创办人民空军摇篮纪念馆的李仁敏,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向广大青少年学生讲述人民空军发展史,宣传传播人民空军精神、老航校精神,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爱党爱国爱军的种子;有耄耋之年、心脏置入4个支架的省级最美“五老”毕顺卿,始终心系挚爱的关心下一代事业,以“初心不改耀余辉,丹心竭力献未来”的余生坐标为青少的健康成长默默奉献……
霞染桑榆,虽老不辞。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坚实阵地,我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送关爱、送温暖。绥芬河市“圆梦助学基金”资助了32名高三毕业贫困学生,穆棱市“阳光关爱行动”受助学生240人次,东安区关工委持续多年组织五老为没有监护人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当“代理家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五老’行动”,仅去年全市就有822名农村“五老”积极参加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宣传活动,举办农村青年培训班63次,帮扶青年农民创办企业32个,吸收农民就业2803人……一件件爱心助困的感人事迹写满了市关工委的工作日常,铺就了市关工委“关心下一代”的漫漫长路。
“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必须具有关工委的特点。我们从实际出发,发挥关工委和‘五老’的特长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力求做到在各项工作中始终看得见‘五老’的身影,听得到‘五老’的声音,更好地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市关工委副主任霍维瑞说道,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五老”们,用脚踏实地的行动书写更为灿烂的晚霞赞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开展活动创建品牌,立德树人赓续基因
每年丹桂飘香的时节,我们总能领略到校园里学生们声情并茂的演讲,回望历史之硝烟弥漫、纵览山河之锦绣蓬勃、感受城市之日新月异,学生们激情澎湃的话语里,洋溢着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赞颂,也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立志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圆梦人的热情。
多年来,全市各级关工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全力推进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其中,全市中小学生“中华魂”演讲比赛,每年吸引十余万学生积极参与。全力推进“‘五老’家庭教育做榜样”活动,广泛开展“弘扬好家教好家风”活动,东安区编辑《东安好家风》一书,绥芬河开展“家教视频征集评比展播”活动,海林举办“我说好家风,重家教交流会”,穆棱举办好家教好家风学习班等。全力推进“争做十小明星”活动,与各中小学校实践养成教育有机结合。
全力推进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我市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广大青少年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目前我市共有15个“全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全力推进“明亮眼睛”关爱行动,全市各级关工委从实际出发,组织“五老”积极参与,举办以青少年近视防控为主题的多场报告会,并走进校园对学生视力进行健康监测。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课,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多年来,市关工委持续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加强《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学习宣传教育,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助力家长学校建设,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育人合力。目前,全市参加“两法”知识学习的学校达到252所,覆盖率100%。
在广泛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上,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打造了许多叫得响亮的工作品牌,如东安区“互联网+”关工、360小水滴直播、七彩小书屋;海林“五老”宣讲团、报告团到学校到社区宣讲;林口“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穆棱、绥芬河建立的青少年助学基金;东宁市党史宣讲团;宁安市盘岭村把家训挂在家家户户门口,使关工工作走进家庭……引导广大青少年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来。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关工委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成立30多年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全力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牡丹江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2023年5月31日牡丹江日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