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工作研究
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 经验交流
兰岗镇关工委:以科技协会为平台发挥“五老”作用培养新型农民
2008年01月20日
以科技协会为平台
发挥“五老”作用  培养新型农民
 
宁安市兰岗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08年1月11日
兰岗镇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孙国芳同志在大会上发言
 
    兰岗镇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之乡”,方园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150亩,10个行政村,总人口14,307人,青年农民占21.7%。2006年人均收入5,400元。多年来,我们以科技协会为平台,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作用,注重“扶、助、导”,抓好“传、帮、带”,走出了一条科技当先,以老带新,多腿走路的培育新型青年农民路子。至2007年,全镇共有专业产业协会7个,发展会员4700人,其中五老人员占50%,培育出各类青年农民典型83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从科技助困入手,引导青年农民奔富
    我镇绝大多数青年农民,由于从事农业生产时间较短,要实现从一个青年学生到合格农民的转变,往往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就是种植技术、管理经验和启动资金的缺乏。为了让他们尽量缩短这个过程,积累田间管理经验,走上创业致富的路子,镇党委以关工委为依托,组织“五老人员”,发挥他们经验丰富,技术娴熟,资金积累厚实的优势,献爱心,伸援手,通过科技助困,引导青年农民逐步走上致富的道路。
    一是以西瓜协会为龙头,带领青年搞攻关。西香瓜是兰岗镇的主导产业,全镇60%的农户种植西香瓜,至2007年面积已达16,000亩,成为农民在经济作物收入上的大头。然而,连年的种植也带来了一些难题:一是重茬种植,病害严重,造成大幅度减产。二是西瓜种植品种单一,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三是销售渠道简单,扩大再生产难度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88年在镇党委指导下,由两任老教育办主任张维国和马玉顺挂帅,动员一些老干部、老模范、老技术员组织60家中青年种瓜户,组建了兰岗西瓜协会,并成立了以老带新的科技攻关小组。他们一头扎下来,不分昼夜搞分析,三下江南搞调研,针对品种选育、嫁接技术和瓜田机械、用药施肥、棚室栽培、复种栽培等技术进行重点攻关,不到三年的功夫,一举攻下了西瓜种植上的“三项难题”。他们研究发明的瓢葫芦砧木嫁接技术,使西瓜的重茬期延长到八年,获得了省特别奖、省重大科技奖、国家级领先省内首创技术奖等荣誉,也使兰岗镇西瓜一举在全国叫响,很多省内外瓜商都慕名而来,瓜民收益倍增。西瓜协会组建的成功,极大地带动了其他产业协会的发展,此后以“五老”为带头人相继成立了7个产业协会(甜菜协会、蔬菜协会、养蜂协会、养鸡协会、养猪协会、水稻协会、青年协会),青年农民纷纷入会,使会员一下扩大到了4700人。其中,青年农民齐彩华、陈建生及李国军等成了协会里的致富能手及科技带头人,成为眼下兰岗镇青年学习的标杆。
    二是以鼓励创业为目的,帮助青年解难题。青年人脑子活,接受新事物快,致富欲望强。然而,万事开头难。他们有创业的报负,但往往受困于启动资金而无法付诸现实。从2002年开始,我镇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工作人员便逐村逐户调查摸底,弄清了全镇青年的基本情况,建立了25岁以下青年档案,确立了贫困户、创业户、发展户三类重点帮扶对象。按抓两头、带中间、同发展的原则,建立了镇机关干部和关工委人员包村联户、村关工小组包户联人的包联责任制,从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包扶网络。永政村青年农民姚晶,通过参加各种养殖培训班,掌握了养殖方面的技术,她设计的养鸡方案,获得了全国妇女联合会发明创作奖,同时还得到奖金5000元。然而,由于家庭困难,资金紧张,创业计划一直无法实施。镇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副主任姜世文得知后,多次到她家了解情况,在精神上鼓励她,在资金上支持她,通过协调有关部门,姜世文担保给姚晶贷款10000元,养肉鸡1500只,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如今富起来的姚晶一提起这事就说,没有姜主任的关怀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几年来,镇关工委几名老同志扶持资金总额达200多万元,扶持青年农户60户。
    三是以致富农民为目标,带领青年闯市场。近年来,由于税费改革的深入实施,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农民种植的极积性高涨,因而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扩展市场也成当务之急。如何才能突破有限的土地资源扩大再生产,如何才能让兰岗西瓜打开更多的销售渠道,我镇“五老”人员带领小青年走出了一条不离土离乡,不等市场找市场的路子。永政村老同志杨修明考虑到本地种植西香瓜的耕地已饱和,且承包费高,扩大种植难度极大,通过外地亲戚得知,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等地耕地土质好且承包费低,就亲自带领一些小青年出去考察,结果一下子签定了50多垧地的承包合同,当年获得大丰收,2005年来,已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万元,人均增收2000余元,10户青年农民走上富路。2003年民和村青年商昌鹏在学校完成学业后,带着土里刨金的渴望,回到家乡发展。但正苦于不知从何处着手时,民和村党支部书记商思勤给他抱来了一大堆资料,让他学习积累经验,还带他走南闯北,参加培训,考察市场。长了见识的商昌鹏很快入道,做起了倒瓜的生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经济人。在他的带动下,民和村西甜瓜年均销售400多万吨,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400元。富起来的商昌鹏逢人便讲,“我这个经济人的‘名份’可是老支书给我的,当初如果没有他引路子,我现在还不知在那条地垅沟里找豆包呢!”如今,在我们兰岗镇的种植大户和经济人队伍里,一批青年人脱颖而出,他们正在父辈关注的目光中走得踏实健壮而又充满朝气。2005年以来,富裕起来的青年农民付忠林带领10户农民到双辽承包110垧土地种植西香瓜,帮资金、帮技术,都获得了较高的收益。
    二、从科技培训入手,提高青年农民致富本领。
    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在于人才,人才是万业之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能致富的青年生力军,是我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目的。对此,我们紧紧抓住青年想富、求富、要会富的心理,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
    一是绿证教育,培育懂科技的新型农民。经过几年的统计,镇中学的毕业生能升入高中,进入大学深造的毕竟占少数,多数学生毕业后要回到本乡本土从事农业生产。针对这种情况,镇党委狠抓了农科教的结合,积极开展绿证教育,引入校本课程,让青少年学生在校期间,一方面学习普通文化知识,一方面学习实用的农业技术,做到升学有基础,就业有门路,务农有技术,形成了学校、协会、农户互动的办学特色。我镇关工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主动参与,帮助学校挑选推荐一批有技术、会管理的老农技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还编写了《西香瓜种植新技术》作为校本课程。老同志们工作认真,责任心强,见多识广,有实践经验,深受学生欢迎。老农技师孟凡祥虽年近花甲,但已从事教学近10年,有丰富的经验,他讲的课,简明易懂,十里八乡方圆几十里的人都前来向他讨教。为了给青年学生增加实践的机会,我们还适当调整教学课程,按农时安排实验科目,在春夏两季,争取每周都给学生创造到基地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学有场所,做有实物,实现了教、学、做合一。截止2006年,拿到绿证的学生达到2000多人。全镇108名种植能手中,有108名是获得了绿证的兰岗中学毕业生。全镇养殖户78户有46名于兰岗中学毕业。其中,毕业生李涛波还把西瓜种到了云南、缅甸等地,成为从北疆到南疆小有名气的种瓜大王。
    二是请专家传“真经”让能人讲“决窍”。为了让青年农民开阔眼界,掌握更先进的种植技术,我们先后聘请了国内外、省内外的有关专家学者前来为我镇的青年农民讲学,几年来我们还分别请了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关口木等前来我镇就西瓜栽培进行了专题讲座,请丹麦甜菜专家詹姆斯讲授甜菜栽培技术,请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农科院著多名专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地址:牡丹江市江滨大街49-1号 电话:0453-6420689 传真:0453-6420689 网址:www.mdjgx.cn
Copyright © 2023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艺通网络·行业权威品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