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活动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谈话而提出来的。2013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新建的少年宫,同来自全国各地的1600多名少年儿童一起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并向全国少年儿童祝贺节日。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习近平总书记向他们提出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希望和要求。他说:“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省市关工委决定在全省青少年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就是“三爱”教育的来历。那么,这一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呢?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做出分析考察。
一、“三爱”教育来自历史的积淀
习近平总书记向少年儿童提出“三爱”要求,我想这不是偶然的,更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党和国家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表面看来“三爱”要求十分简单,但它却是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
1,“三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三爱”这种特定的提法,但崇尚学习、热爱劳动、报效国家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的核心内容。《论语》是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经典,它的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夫子本人也是好学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格言塑造了中国人尊师、重教、爱学习的优秀民族品格。在中国人看来,“学习改变命运”是天经地义的,这实在比“知识就是力量”还要深刻有力。中国学生普遍勤奋好学,有很强的求知欲,得到当今全国人民的普遍认可,这是与传统文化的熏陶分不开的。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的勤劳也是世界闻名。在中国人看来,劳动创造财富,勤劳可以发家,是万古不移的真理。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就包含有“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一很重要的内容,这无疑也是来自我们传统文化的馈赠。至于爱国,那就更不用说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正是这种爱国主义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中国人不论走到哪里,不论落户何方,都在内心深处有着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其次,“三爱”是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所倡导和奉行的观念。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知识、追求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传统;尊重劳动、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是积极进取的学说,它强调人在世界上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这正是“爱学习”“爱劳动”最深刻的理论依据。“爱学习”体现的是认识世界,“爱劳动”体现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我们党的领袖人物,都不仅是政治家和革命家,而且是好学深思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马克思自称“吃书的机器”,恩格斯被誉为“活的《百科全书》”,列宁在艰苦环境中苦读,毛泽东终生手不释卷,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马克思主义作为刚健有为的学说,不仅强调认识世界,更强调改造世界,因而它十分注重实践活动,强调劳动实践的意义。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从猿类进化脱胎而来,关键的因素是人类的劳动。而正是人类的劳动,特别是物质生产劳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正因为如此,共产党人强调劳动的重要,注重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在爱国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虽然强调国际主义,反对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但并不反对爱国本身,而是主张把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