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工作研究
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 理论研究
浅议“立德树人”之内涵与路径
2016年08月30日

 

浅议“立德树人”之内涵与路径

 

牡丹江市关工委秘书长  杜良凤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他在给关工委的指示中强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同时,他还将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比喻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十八大报告对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的表述,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是一个正本清源的重要命题,同时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时代主题,也回应了时代的挑战。我们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如何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这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关乎中华民族素质提升的现实问题。

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本义

“立德树人可以说是教育最初也是最终的依归。从广义上说,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

1、传道: 教育的价值功能  在我国传道授业解惑向来被看作是教师的三大主要任务。而在古代社会由于知识尚未分化,尤其是尚未产生自然科学知识,因而伦理道德内容占据着教育的主导部分。由此,教育的传道功能,即是对于道德观念与伦常规范的传续。

2、教育的道德本质  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实践,道德目的总是内嵌于教育本身。然而,不幸的是,随着教育功能的复杂化和教育研究的精致化,道德却逐渐从教育中被分离出来,并被作为独立的内容。将教育与教学分离开来,它被视作与知识教育、身体教育并列,且逐渐被知识教育所挤压,从而慢慢在教育实践中边缘化。

3、教学的道德本性  一直以来,对于教育道德性的理解,人们往往将焦点放在教育内容的价值上,从而忽视了教育过程本身也同样具有道德价值问题。当代中国立德树人更具深刻内涵。一是指明教育方向就是树人;二是指出教育途径就是立德;三是强调教育内容就是要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规范人、要求人、提高人。欲树人,必先立德;没有德,就没有魂,没有魂,就不成人。才以立业,德以立人。

二、所立何德”: 社会建构的立德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整体所认同的道德价值会出现一定的调整和相应的更新。同时,作为协调个体间关系的准则,道德规范的确立也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

1、由私人道德到公共道德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它不仅从根本上推进了社会生活方式的转换,而且还触及中国社会深层价值内核的变革。过去所强调的个体至善的圣人取向,逐渐转向强调个体规范的公民取向。这一由私人道德到公共道德的焦点转换,成为立德树人提出和实现所不可或缺的社会和时代内涵,也给学校教育提出新的挑战。正是有鉴于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为三个层面、24个字,几乎涵盖了现代中国人所公认的公共领域的全部美德。

2、教师: 传己之道  然而,新的价值观念能否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切实传续,最终还需要依赖教师。事实上,这些价值观必定要首先经由教师的理解与诠释,才能进而得以传递给学生,教师因其能动作用而成为所立何德的关键解读者和关键的传承人。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切实重视和引导教师在建构立德之内涵中的能动作用,是立德树人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

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1、“课程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课程育人也就是理论育人,即以课堂、课程、课本等理论教育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知识的传授,这是立德树人的前提。当前,立德树人要发挥课程育人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就必须紧紧围绕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教育。当前理论教育对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学生个体进行理想道德教育则存在明显不足,即理论研究与理论教育存在脱节的问题,理论教育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思想道德状况、心理发展水平以及个性特点,当然难以为学生所接受。

2、实践育人是“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  实践育人,一方面强调理论的实践性,另一方面也强调了育人的实践性。在实践育人过程中,由于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学生主体性得到极大的发挥,才能弥补理论教育中存在的学生主体性难以发挥及避免硬性灌输导致的负面结果的发生。实践的形式丰富多样,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中国火炬 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网 关爱下一代
东安区关工委 西安区关工委 爱民区关工委 阳明区关工委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地址:牡丹江市江滨大街49-1号 电话:0453-6420689 传真:0453-6420689 网址:www.mdjgx.cn
Copyright © 2023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艺通网络·行业权威品牌